公司青年教师祝佳研究团队研究成果登上《Nature》子刊

近日,公司青年教师祝佳研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The impact of short videos on student performance in an online-flipped college engineering course》登上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子刊《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是《Nature》旗下唯一面向人文社会科学的子刊。在SSCI数据库的期刊引文指标(Journal Citation IndicatorTM, JCI)排名中,该期刊在264本社会科学综合性期刊中排名第二。祝佳老师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西交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参与了本项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高校对在线学习和教学的采用,线上翻转课堂一时间也成为各高校教学的重要手段。然而,线上教学依赖于智能手机、电脑,实施初期天然具有吸引力,新鲜感过去以后,线上教学其本质还是教学,依然需要“源头活水”,需要“灵魂”——科研,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疫情过后与实体课堂有机统一。

  “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祝佳老师说:“在疫情的影响下,许多高校将正式的学位课程转移到线上进行,教学视频的质量很大程度影响着员工的学习体验。然而,关于线上教学视频的设计指南大多是根据非学位的线上课堂研究得来的,针对学位课程的研究结果非常少。针对该问题,我们研究团队就如何更好地设计工程学科线上学位课程展开了研究。”

  研究团队在公司选取了一些首次学习工程制图课的员工,将他们随机分入长视频组和短视频组。长视频组在课前直接观看大约50分钟的完整教学视频,而短视频组观看的是由研究团队重新剪辑过的教学视频,它被分成数个8分钟的视频,每一个都包含完整的知识点。研究人员通过视频的平均观看时间和员工的考试成绩等数据分析了短视频对员工表现的影响,来了解短视频是否可以提高员工在大学工程学科线上翻转课程中的表现,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来设计高质量的线上正式学位课程。

  研究结果表明,相比长视频,员工更喜欢短视频,而且短视频可以将员工的课程参与度提高24.7%,这些发现与经典的“认知负荷理论”相吻合,即短视频可以通过减少无关的认知负荷,帮助员工将信息分类并压缩,从而提高员工对知识的专注,并促进理解和吸收,也与员工的主观感受所吻合。

  研究中的案例是在《工程制图》概论课程中进行的,祝佳老师结合在线教学实例,探索“互联网+教学”实施方法,这一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也为员工带来了新的体验。“老师将预先录制的讲座视频连同其他材料上传到虚拟学习平台。在2小时的互动课堂之前,我们通常有一周的时间来学习这些材料。在2小时的互动课堂中,还有以员工为中心的小组讨论、辅导、问答等活动,大大提高了我们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公司员工胡焯城表示。

  祝佳老师说:“通过研究,我们也提出一些建议,包括视频设计、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知识保留和课堂活动。我们希望研究成果可以为未来在线课程的设计提供有用的信息。”